什么是病毒性脑膜炎
发布于 2025/06/29 16:35
发布于 2025/06/29 16:35
病毒性脑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原体主要有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
肠道病毒是病毒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咽痛、腹泻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剧烈头痛、畏光、颈部僵硬等脑膜刺激征。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头痛发热,必要时静脉补液纠正脱水。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多由HSV-2型引起,常伴随生殖器疱疹。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意识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癫痫发作。确诊需进行脑脊液PCR检测,治疗需早期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腮腺炎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引起脑膜炎,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特征表现为腮腺肿痛伴脑膜刺激征,部分患者可出现睾丸炎或卵巢炎。预防可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发病后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控制体温。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导致病毒性脑膜炎,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除典型脑膜炎症状外,可能出现带状疱疹样皮疹。治疗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恢复期可能出现神经痛,可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
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引起脑膜炎,多见于免疫缺陷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依赖血清学检查和脑脊液分析。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原体选择抗病毒药物,如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同时需加强免疫调节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有无听力下降、共济失调等后遗症。出现持续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预防重点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上一篇 : 小儿出现热伤风咳嗽怎么办
下一篇 : 小儿食积和积食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