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外耳道炎有哪些症状
发布于 2025/07/02 12:33
发布于 2025/07/02 12:33
慢性外耳道炎主要表现为耳道瘙痒、耳痛、耳道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和耳闷胀感。慢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能与细菌或真菌感染、耳道环境潮湿、过敏反应、耳道损伤或长期佩戴助听器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慢性外耳道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耳道瘙痒,可能因真菌感染或过敏反应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程度轻重不一,抓挠可能加重炎症或导致皮肤破损。治疗需避免掏耳,可遵医嘱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或硼酸酒精滴耳液缓解症状。
耳痛多为钝痛或胀痛,在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加重,可能与细菌感染引发局部肿胀有关。严重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进水,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或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
分泌物多为黏稠脓液或脱屑,颜色呈黄色、白色或褐色,真菌感染时可能出现霉斑样分泌物。长期分泌物滞留可能堵塞耳道。治疗需定期清理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氯霉素滴耳液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控制感染。
因分泌物堵塞或炎症导致耳道肿胀,声音传导受阻,表现为传导性听力减退,多为暂时性。需避免自行掏耳加重损伤,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减轻水肿,必要时行耳内镜下清理。
耳道肿胀或分泌物积聚可产生闷塞感,伴耳鸣或自听增强。可能与过敏反应或慢性刺激有关。治疗需减少耳道刺激因素,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滴耳液缓解炎症,同时排查过敏原。
慢性外耳道炎患者应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频繁掏耳或游泳时进水。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症状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有助于皮肤黏膜修复。出现持续耳痛、流脓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排除并发症。
上一篇 : 孕妇打呼噜怎么办 改善孕妇打呼噜的4个方法
下一篇 : 慢性鼻炎会越来越重吗 如何避免慢性鼻炎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