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BO溶血症
发布于 2025/07/03 09:52
发布于 2025/07/03 09:52
ABO溶血症是因母婴ABO血型不合引发的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或B型血的情况下。
当母体为O型血时,体内天然存在抗A或抗B抗体。若胎儿遗传父亲A型或B型血,母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与胎儿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导致红细胞破坏。该过程属于Ⅱ型超敏反应,以血管外溶血为主要表现。
患儿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可伴有贫血、肝脾肿大。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嗜睡、肌张力减低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溶血程度与抗体效价、胎盘屏障通透性相关,多数症状轻于Rh溶血病。
需进行母婴血型鉴定、新生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血清胆红素检测。血常规可见网织红细胞增高,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需与生理性黄疸、G6PD缺乏症等疾病鉴别。
轻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需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或血浆置换。胆红素水平超过警戒值时可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注射用苯巴比妥钠等药物。出现核黄疸征兆需立即进行换血治疗。
对O型血孕妇需定期监测抗体效价,新生儿出生后密切观察黄疸进展。提倡早期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使用樟脑丸等氧化剂。既往有溶血史者再次妊娠时应进行产前免疫学评估。
产妇分娩后应留存脐带血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日常护理需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加重溶血。按医嘱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及胆红素水平,若出现喂养困难、哭声微弱等异常应及时返院。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可能诱发溶血的食物如蚕豆等。
上一篇 : 如何评判产后母乳是否足够
下一篇 : 新生婴儿不吃母乳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