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导尿管后不尿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04 11:15
发布于 2025/07/04 11:15
拔导尿管后不排尿可能与尿道刺激、膀胱功能未恢复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等方式促进排尿。建议及时就医评估膀胱功能。
拔除导尿管后暂时性排尿困难较常见,多因留置导管期间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抑制或尿道黏膜轻微水肿导致。下腹部热敷能放松盆底肌肉,用40-45℃热毛巾敷于耻骨联合上方15-20分钟,重复进行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轻柔按摩膀胱区也有助于刺激排尿反射,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按压下腹部,力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宜。若存在明显尿意但无法排出,可尝试流水声诱导或温水冲洗会阴部神经反射刺激。部分患者需短期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降低尿道阻力,但须严格遵医嘱。
若超过8小时仍无排尿或伴腹胀疼痛,可能存在尿潴留需紧急处理。医生可能采用间歇导尿或再次留置导尿管,同时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更容易出现排尿困难,这类患者拔管前建议先进行膀胱训练,如定时夹闭导管锻炼逼尿肌功能。老年男性需排查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梗阻,必要时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利尿剂。排尿时选择安静私密环境,采用前倾体位减少腹压。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吸气时收缩肛门3-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如出现发热、血尿或持续24小时未排尿,须立即到泌尿外科就诊,防止肾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