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的原因
发布于 2025/07/05 07:07
发布于 2025/07/05 07:07
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可能与尿道括约肌损伤、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术后炎症反应、神经功能紊乱及残余尿量增多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或急迫性尿失禁,需结合具体病因针对性干预。
手术过程中可能因器械操作或电切热损伤导致尿道外括约肌结构破坏。这类损伤多表现为腹压增高时漏尿的压力性尿失禁,常伴随咳嗽、打喷嚏等动作诱发。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改善,严重者需考虑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盐酸米多君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术后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可能引发尿急、尿频及急迫性尿失禁。这与手术刺激导致的膀胱敏感性增高有关,部分患者存在术前隐匿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行为训练如定时排尿联合药物治疗是主要干预方式,常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等M受体阻滞剂。
创面愈合期局部水肿和炎症介质释放可刺激膀胱颈及尿道,引发暂时性尿控异常。此类情况多伴随排尿灼痛、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抗炎治疗如塞来昔布胶囊联合短期导尿可缓解症状,需警惕尿路感染风险。
手术可能影响支配膀胱的盆神经丛,导致储尿期与排尿期神经调节失衡。患者常出现混合性尿失禁特征,尿动力学检查可见通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神经调节治疗可能有效。
术后膀胱收缩乏力或尿道狭窄可致排尿不全,残余尿量超过100毫升时易发生充溢性尿失禁。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需排除机械性梗阻因素。间歇导尿或α受体阻滞剂如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可能改善症状。
术后早期尿失禁多数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但避免夜间过量,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定期进行凯格尔运动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量,使用吸水护垫时可选择透气性好的产品预防皮肤刺激。若症状持续超过半年或伴随血尿、发热需及时复查尿动力学及膀胱镜。
上一篇 : 前列腺炎的症状与危害
下一篇 : 戒掉手淫后多久会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