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围血管超声
发布于 2025/07/05 16:48
发布于 2025/07/05 16:48
周围血管超声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无创检查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的影像学技术,主要用于评估动脉狭窄、静脉血栓、血管畸形等疾病。
周围血管超声通过探头发射高频声波,接收血管壁和血流反射的回波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实时图像。多普勒技术可检测血流速度与方向,彩色多普勒能直观显示血流分布。该技术无电离辐射,可重复进行。
常见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评估脑卒中风险,下肢动静脉超声诊断深静脉血栓或动脉硬化,上肢血管超声排查雷诺综合征。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内脏血管也可通过特定探头检查。
适用于疑似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肿胀疼痛,血管炎导致的管壁增厚,以及动静脉瘘等血管畸形。对术后血管吻合口通畅性监测也有重要价值。
相比CT血管造影,无造影剂过敏风险且成本较低。较磁共振血管成像更快速便捷,适合危重患者床旁检查。可动态观察血管搏动和血流变化,提供功能学评估。
检查前需暴露待检部位,颈部血管检查应去除项链。下肢静脉超声可能要求站立位以增加静脉充盈度。检查中需配合呼吸指令,肢体保持静止以确保图像清晰度。
接受周围血管超声检查后无须特殊护理,但若发现血管异常需遵医嘱进一步治疗。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以延缓血管病变,避免久坐预防静脉血栓,出现肢体突发疼痛或肿胀应及时复查超声。吸烟人群建议定期筛查周围血管疾病。
上一篇 : 为什么超声检查结论会模棱两可
下一篇 : 超声的造影剂多久能代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