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皮肤发黄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7/28 10:23

婴儿皮肤发黄可能是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与肝脏代谢功能不成熟有关,通常出生后2-3天出现,表现为面部和躯干皮肤黄染,无其他异常症状。家长需保证婴儿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多数7-10天自行消退。若黄疸持续超过两周或加重,需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

2、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有关,表现为出生后1周黄疸持续不退或反复,婴儿精神状态良好。家长可尝试暂停母乳喂养48小时观察黄疸变化,或遵医嘱使用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辅助退黄,通常不影响继续母乳喂养。

3、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多因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破坏,黄疸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且进展迅速,可伴有贫血、肝脾肿大。需立即就医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严重时需输注白蛋白或换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苯巴比妥片等。

4、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属于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表现为出生后2-3周黄疸进行性加重,粪便呈陶土色,尿液深黄。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确诊后应尽早行葛西手术或肝移植治疗。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肝硬化,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就诊小儿外科。

5、遗传代谢性疾病

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半乳糖血症等疾病可导致黄疸持续不退,常伴有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需通过新生儿筛查或基因检测确诊,确诊后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进行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

家长日常需观察婴儿黄疸范围是否扩大至四肢、精神状态是否萎靡、吃奶量是否减少。保持婴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适当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自行使用中药洗浴或偏方,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出院后按医嘱复查胆红素水平,直至黄疸完全消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皮肤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