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怎么造成的
发布于 2025/07/26 05:18
发布于 2025/07/26 05:18
输尿管炎可能由尿路感染、尿路梗阻、医源性损伤、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输尿管炎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可通过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抗生素治疗、解除梗阻、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
细菌逆行感染是输尿管炎的常见原因,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病原体经尿道侵入后,可能引发输尿管黏膜炎症。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灼热感、尿液浑浊等症状。治疗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输尿管结石、肿瘤或先天性狭窄导致尿液滞留,易诱发细菌滋生和黏膜损伤。典型症状为患侧腰部胀痛伴排尿困难。需通过超声或CT明确梗阻位置,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支架置入解除梗阻,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缓解症状。
输尿管镜检查、留置导管等操作可能造成黏膜机械性损伤或带入病原体。表现为术后突发腰痛、发热。预防性使用环丙沙星片等抗生素可降低感染风险,严重者需行输尿管修复术。术后应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
盆腔炎、阑尾炎等疾病可能通过淋巴或直接扩散累及输尿管。患者常伴有原发病症状如发热、盆腔压痛。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必要时联合腹腔镜探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引发输尿管壁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非感染性炎症。特征为反复发作的镜下血尿伴蛋白尿。需采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定期监测肾功能。
输尿管炎患者应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现发热或持续腰痛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禁止饮酒。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应每2-4周更换导管,保持引流系统密闭。育龄期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乳膏改善尿道黏膜防御功能。
上一篇 : 尿蛋白3加如何治疗
下一篇 : 尿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