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护理插尿管的老人

发布于 2025/07/25 06:53

护理插尿管的老人需注意导管固定、会阴清洁、饮水量控制、活动协助及异常监测。导尿管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导管脱落等并发症,需结合日常观察与医疗指导进行规范操作。

保持导管固定是护理的核心环节。使用医用胶带或固定装置将导尿管妥善固定于大腿或腹部,避免牵拉扭曲。每日检查导管连接处是否松动,尿袋悬挂位置应低于膀胱水平。翻身或移动时需用手托住导管与尿袋衔接处,防止意外脱落。导尿管通常每2-4周需按医嘱更换,出现堵塞或漏尿应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处理。

会阴区域清洁需每日用温水清洗1-2次,清洗时从前向后单向擦拭。可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溶液消毒尿道口周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男性患者要注意清洁阴茎与阴囊皱褶,女性患者需注意大小阴唇间清洁。每次排便后应额外清洗,更换尿布或护垫时需检查导管有无污染。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建议每周进行1-2次膀胱冲洗。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均匀分配在白天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夜间8点后减少液体摄入以防频繁起夜。观察尿液颜色应呈淡黄色,出现浑浊、血尿或沉淀物需记录并告知尿袋排尿量突然减少可能提示导管堵塞,尿量激增则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定期排空尿袋并记录尿量,保持集尿系统密闭。

协助老人进行适度床旁活动,每2小时帮助变换体位预防压疮。活动时用别针将尿袋固定于衣裤,保持引流管自然下垂无折叠。可穿戴弹性腰包隐藏尿袋,增加活动隐私性与便利性。卧床期间指导进行下肢屈伸运动,坐轮椅时注意导管不被轮子碾压。外出时携带备用导尿管护理包,包含无菌手套、消毒棉片和应急固定装置。

监测体温变化与尿液性状是识别感染的关健。出现发热、尿液异味、下腹疼痛或尿道口红肿需及时就医。定期检查导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男性患者注意是否发生尿道瘘。护理前后严格洗手,操作时佩戴一次性手套。记录导管留置时间、尿液性状及异常症状,复诊时向医生提供完整护理日志。

日常饮食应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帮助酸化尿液抑制细菌繁殖。避免摄入咖啡因与酒精等利尿刺激性饮品。床单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定期阳光下暴晒消毒。心理上需耐心解释护理步骤,维护老人尊严感,出现抵触情绪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建议家属学习基本护理技能,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评估感染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泌尿外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