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

发布于 2025/07/24 11:31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主要包括导管扩张、低回声团块、周边血流信号增强、淋巴结肿大以及皮肤增厚等特征。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超声检查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1.导管扩张

超声下可见乳腺导管呈不规则扩张,管壁增厚且边缘模糊,部分病例可呈现串珠样改变。扩张导管内可能出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内容物,可能与导管内脂质沉积或炎性分泌物积聚有关。此类表现需与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鉴别,动态观察血流信号及结合临床触诊有助于区分。

2.低回声团块

病灶区域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晰,后方回声可增强或衰减。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能伴有微钙化点,但钙化数量及形态特征与恶性肿瘤存在差异。部分病例可见团块与扩张导管相连,提示炎症沿导管系统扩散的特点。

3.血流信号增强

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较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增多,呈点状或短线状分布,血流阻力指数多呈低阻型。这种血流特征反映炎症导致的局部血管增生,但需注意与恶性肿瘤的杂乱血流模式相鉴别,必要时需结合超声造影进一步评估。

4.淋巴结肿大

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能出现反应性增大,超声表现为淋巴结体积增大但保持正常卵圆形结构,皮质均匀增厚,门部血流信号存在。这种改变属于炎症性淋巴结反应,与肿瘤转移导致的淋巴结结构破坏具有不同的声像图特征。

5.皮肤增厚

慢性炎症可导致病变区域皮肤层增厚,超声测量皮肤厚度超过3毫米,皮下脂肪层回声增强。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凹陷或橘皮样改变,此时需警惕是否合并感染或脓肿形成。皮肤改变的范围和程度与炎症病程长短密切相关。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日常应避免乳腺区域外力挤压或过热刺激,穿着透气舒适的内衣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食物摄入以防导管分泌物黏稠度增加。定期乳腺超声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或新发肿块应及时就诊。哺乳期女性需注意正确哺乳方式以防乳汁淤积诱发炎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胸外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