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

发布于 2025/07/22 09:44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咽痛、高热、扁桃体充血肿胀伴脓性渗出。治疗需结合抗生素控制感染,主要有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药物选择,同时需对症退热及局部护理。若出现吞咽困难或持续高热应及时就医。

一、病因机制

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该菌产生的链球菌溶血素和致热外毒素可导致组织化脓坏死。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感,常见于3-10岁群体。发病与受凉、疲劳等免疫力下降因素相关,部分患儿可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病灶。

二、典型症状

起病急骤,体温可达39-40℃,伴寒战头痛。咽痛剧烈常放射至耳部,吞咽时加重。查体见双侧扁桃体Ⅱ-Ⅲ度肿大,表面覆盖黄白色脓点或片状分泌物。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婴幼儿可能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

三、药物治疗

青霉素V钾片作为一线用药,能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儿,通过破坏菌体蛋白发挥杀菌作用。阿奇霉素颗粒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适用于耐药菌株感染。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可用于退热镇痛,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四、并发症预防

未规范治疗可能引发扁桃体周围脓肿,表现为单侧咽痛加剧和张口受限。链球菌感染后2-3周可能诱发急性肾小球肾炎,出现血尿和水肿。风湿热多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和心脏炎,需监测心电图和抗链O指标。及时足疗程抗生素治疗可降低并发症概率。

五、家庭护理

家长需保证患儿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温凉流质饮食减轻吞咽疼痛。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4-6次,保持口腔清洁。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患病期间隔离休息,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恢复期补充维生素C的水果和优质蛋白食物促进黏膜修复。

患儿卧室应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避免干燥刺激咽喉。痊愈后建议更换牙刷防止再感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反复发作每年超过4次或伴有睡眠呼吸暂停者,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扁桃体切除术。日常注意手卫生和呼吸道隔离,流感季节前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预防继发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耳鼻喉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