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喉炎是什么病
发布于 2025/07/20 09:36
发布于 2025/07/20 09:36
疱疹性咽喉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咽部疱疹伴发热。
疱疹性咽喉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通过飞沫、接触被污染物品或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入咽部黏膜后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淋巴滤泡增生和疱疹形成。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感,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特征性表现为突发高热38-40℃,伴随咽痛、拒食、流涎等症状。检查可见咽峡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破溃形成溃疡。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腹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可能因口腔疼痛出现哭闹不安。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症状和咽部体征,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必要时可通过咽拭子病毒分离或核酸检测确诊。需与手足口病、疱疹性口炎等疾病鉴别,后者疱疹分布更广泛且多伴有手足皮疹。
以对症治疗为主,高热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咽痛明显者可选用开喉剑喷雾剂局部缓解,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患病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溃疡愈合。
疾病具有自限性,病程通常3-5天。护理重点包括隔离患儿、加强手卫生、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物品。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托幼机构出现病例时应做好晨检和终末消毒。
患病期间应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嗜睡、肢体抖动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保持居室通风换气,痊愈后仍须注意手卫生以防重复感染。
上一篇 : 宝宝喉咙有痰怎么办
下一篇 : 婴儿拉的屎像鼻涕一样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