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怎么避开妊高症
发布于 2025/07/18 10:08
发布于 2025/07/18 10:08
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通过孕前评估、规律产检、体重管理、饮食调整、适度运动等方式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血管内皮损伤、营养失衡、慢性高血压、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计划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或一胎曾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女性。建议筛查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拉贝洛尔片或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孕前3-6个月需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致畸药物。
确诊怀孕后应建立产检档案,妊娠20周前每4周检查一次,20-28周每2周一次,28周后每周一次。重点监测血压、尿蛋白、胎儿生长发育等指标。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可能需住院使用硫酸镁注射液预防子痫发作。
孕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11-16公斤范围内,BMI超标孕妇增长7-11公斤。每周称重并记录,避免短期内体重骤增。肥胖孕妇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每日钠盐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钙镁的乳制品、深绿色蔬菜摄入。适量补充含维生素E、维生素C的坚果和新鲜水果,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限制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200毫克。
无禁忌证孕妇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孕妇瑜伽等。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40次/分,避免仰卧位运动和剧烈跳跃。出现宫缩、阴道流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评估。
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子宫血流。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超过90mmHg需及时就诊。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可通过冥想、阅读等方式减压。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痛等危险症状时须立即急诊就医。
上一篇 : 孕妇闻哪些气味会流产
下一篇 : 无痛人流和普通人流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