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免疫组化的用途
发布于 2025/07/17 15:36
发布于 2025/07/17 15:36
病理科免疫组化主要用于辅助疾病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及指导靶向治疗。免疫组化技术通过特异性抗体标记组织中的抗原,帮助病理医生明确肿瘤来源、分型、分级以及分子特征。
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中具有核心价值。通过检测细胞角蛋白等上皮标志物可区分癌与肉瘤,利用甲状腺转录因子1可判断肺癌是否来源于甲状腺,CD20和CD3标记能鉴别B细胞与T细胞淋巴瘤。针对乳腺癌的ER、PR、HER2检测直接决定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方案选择。Ki-67指数可评估肿瘤增殖活性,P53突变蛋白表达提示不良预后。在感染性疾病中,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检测能明确病原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通过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程度辅助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如朊病毒病需依赖PrPsc蛋白的特殊染色确认。部分软组织肿瘤如胃肠道间质瘤需CD117和DOG1标记确诊。分子病理时代下,PD-L1表达检测已成为免疫治疗前常规筛查项目。
日常送检组织需保证足够大小和良好固定,避免挤压或自溶影响结果。患者应配合医生完善病史资料,特殊用药情况需提前告知病理科。免疫组化报告解读需结合常规病理形态学和其他检查结果,患者无须自行过度解读标记物阳性或阴性结果。建议在主治医生指导下综合评估免疫组化检测意义,必要时可通过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上一篇 : 做分子病理靶向检测病人需提供什么
下一篇 : 肺癌的病理分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