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31治疗甲状腺癌
发布于 2025/07/17 06:15
发布于 2025/07/17 06:15
碘131治疗是甲状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治疗原理是利用放射性碘元素靶向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及转移病灶,主要针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两种病理类型。
碘131治疗前需满足严格条件,患者需停用甲状腺激素4-6周使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并严格低碘饮食2-4周。治疗前48小时需进行诊断性全身扫描评估病灶摄碘能力。治疗剂量根据术后病理分期调整,低危患者常用30-100mCi,中高危患者可能需100-200mCi。治疗时口服放射性碘胶囊后需隔离3-7天,待体内辐射量降至安全水平。治疗后2-10天进行全身显像检查,可发现常规影像学难以检测的微小转移灶。约80%患者经1-3次治疗可获得完全缓解,但可能出现唾液腺损伤、骨髓抑制等短期不良反应,以及继发恶性肿瘤、肺纤维化等远期风险。
治疗后需定期监测甲状腺球蛋白和抗体水平,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出现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升高或影像学异常时,可能需重复碘131治疗。对于碘难治性甲状腺癌,后续可选择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乐伐替尼等治疗。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放射性物质排泄,避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干扰疗效。育龄期女性治疗后需避孕6-12个月,男性患者建议避孕3-6个月。长期随访中需关注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及时调整左甲状腺素钠片剂量维持正常代谢状态。
上一篇 : 怎么判断鼻咽癌复发
下一篇 : 甲状腺癌切除后会复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