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疗有哪些常见副反应

发布于 2025/07/17 05:07

乳腺癌放疗常见副反应主要有皮肤反应、疲劳、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放射性心脏损伤等。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影响。

1、皮肤反应

放疗区域皮肤可能出现红斑、干燥、脱屑、瘙痒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湿性脱皮或溃疡。这与放射线损伤表皮细胞和皮下血管有关。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抓挠,使用医生推荐的温和保湿剂。若出现破溃需使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疲劳

放疗期间常伴随持续性的体力下降和精神倦怠,可能与治疗消耗、睡眠障碍或心理压力相关。保持规律作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若合并贫血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

3、骨髓抑制

放射线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表现为易感染、出血倾向等。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提升白细胞。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外伤。

4、放射性肺炎

肺部接受辐射后可能出现咳嗽、气短、低热等症状,通常在放疗后2-3个月发生。胸部CT可见肺组织纤维化改变。急性期需使用泼尼松片抗炎,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祛痰。严重呼吸困难需氧疗支持。

5、放射性心脏损伤

左侧乳腺癌放疗可能影响心脏,表现为心包炎、心肌纤维化或冠状动脉病变。常见胸闷、心悸等症状。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可辅助诊断。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血脂。

放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帮助组织修复。每日记录皮肤变化,避免阳光直射照射区域。若出现持续发热、严重疼痛或呼吸困难等表现,需立即联系放疗团队调整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复查心脏、肺功能等长期随访项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