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术的步骤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10 15:43

导尿术的步骤主要有评估患者、准备用物、消毒操作、插入尿管、固定尿管等。导尿术是临床常用的无菌操作技术,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以避免感染风险。

1、评估患者

操作前需评估患者意识状态、排尿情况及会阴部皮肤完整性。询问患者有无尿道损伤史或前列腺增生等禁忌证,检查膀胱充盈度。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必要时遮挡屏风保护隐私。评估阶段需确认导尿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2、准备用物

准备无菌导尿包、合适型号的导尿管、无菌手套、消毒液、润滑剂及集尿袋等物品。导尿管成人常用14-18Fr,儿童选用8-12Fr。检查导尿包灭菌有效期及包装完整性,摆放用物时需划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操作台面用消毒液擦拭。

3、消毒操作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外展,戴无菌手套后消毒会阴部。女性由尿道口向外周螺旋消毒,男性翻转包皮后环形消毒尿道口及龟头。消毒范围直径至少10厘米,使用碘伏或氯己定溶液,遵循从内到外、单次单向的消毒原则,避免污染已清洁区域。

4、插入尿管

用无菌镊子夹取导尿管前端涂润滑剂,女性插入4-6厘米,男性插入20-22厘米至尿液流出。遇阻力时不可强行插入,可嘱患者深呼吸或调整角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可采用弯头导尿管,插入后见尿再推进2厘米确保球囊完全进入膀胱。

5、固定尿管

向导尿管球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固定,连接集尿袋并悬挂于床旁。检查引流系统密闭性,记录尿量及性状。固定时避免导管牵拉尿道,男性患者应将导管固定于下腹部,女性固定于大腿内侧。长期留置者需每日清洁尿道口并定期更换集尿袋。

导尿术后应指导患者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冲洗尿道。观察尿液颜色及量,出现血尿、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短期导尿者尽早拔管,长期留置者每2-4周更换导尿管。集尿袋位置需低于膀胱水平,避免逆行感染。操作中严格无菌技术可显著降低尿路感染概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泌尿外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