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怎么检查出来

发布于 2025/07/10 13:01

膀胱炎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尿培养、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等方式诊断。膀胱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系统异常、化学刺激、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

1、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诊断膀胱炎最基础的检查方法,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炎症。细菌性膀胱炎患者尿液中白细胞计数通常超过正常值,可能伴随尿潜血阳性。检查前应清洁会阴部,留取中段尿以提高准确性。若结果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2、尿培养

尿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对反复发作或复杂性膀胱炎尤为重要。采集晨起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在无菌条件下送检。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他如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也可能被检出。根据药敏结果可针对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

3、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膀胱黏膜病变,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或怀疑有膀胱肿瘤、结石等并发症的情况。检查可能发现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或溃疡。操作前需局部麻醉,存在尿路感染急性期应暂缓检查以避免感染扩散。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可见特征性的Hunner溃疡。

4、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统超声或CT能评估膀胱壁厚度、残余尿量及上尿路情况,排查结石、肿瘤或解剖结构异常。超声检查无创便捷,可发现膀胱壁毛糙增厚超过3毫米。CT尿路成像对复杂感染合并肾盂肾炎的诊断价值更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能需配合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

5、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适用于排尿困难或尿失禁患者,通过测定尿流率、膀胱压等参数评估膀胱功能。低尿流率合并膀胱高压提示可能存在下尿路梗阻,而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见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检查需留置导尿管并灌注生理盐水,可能诱发轻微尿路刺激症状。

怀疑膀胱炎时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治疗期间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细菌排出,避免憋尿及会阴部清洁不足。急性期可饮用蔓越莓汁抑制细菌黏附,但糖尿病患需控制糖分摄入。长期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者可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改善尿道黏膜防御功能。所有抗生素使用均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防止耐药性产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泌尿外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