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和坐板疮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 2025/07/18 14:50

股癣和坐板疮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股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癣病,坐板疮通常是指臀部毛囊炎或疖肿。股癣主要表现为腹股沟、会阴等部位的红斑、脱屑伴瘙痒,坐板疮则以臀部红肿热痛的化脓性结节为特征。

1、病因差异

股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感染引起,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坐板疮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毛囊导致,与局部摩擦、多汗、卫生不良有关。真菌镜检可鉴别两者,股癣可见菌丝孢子,坐板疮则为脓细胞和细菌。

2、症状表现

股癣皮损呈环形或半环形扩展,边缘隆起伴丘疹水疱,中央色素沉着,瘙痒明显。坐板疮初期为红色硬结,逐渐形成黄色脓头,疼痛显著,严重者可伴发热。股癣好发于腹股沟、肛周等皱褶处,坐板疮集中于臀部受压部位。

3、治疗方法

股癣需外用抗真菌药如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顽固病例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坐板疮早期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化脓后需切开引流,严重者服用头孢呋辛酯片。两者均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4、易感人群

股癣多见于肥胖多汗者、运动员、糖尿病患者。坐板疮好发于久坐人群如司机、办公室职员,或免疫力低下者。儿童尿布区出现的类似症状需鉴别尿布皮炎与真菌感染。

5、预防措施

预防股癣应避免穿紧身裤,浴后擦干皱褶部位,不共用毛巾。预防坐板疮需减少久坐时间,使用透气坐垫,勤换内衣。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增强体质。

日常应注意穿透气棉质内衣,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少皮肤摩擦。出现皮损时避免自行用药,股癣误用激素药膏会加重扩散,坐板疮挤压可能导致感染蔓延。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诊皮肤科,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指导精准用药。治疗期间衣物需煮沸消毒,家庭成员有类似症状应共同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皮肤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