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破裂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21 08:27
发布于 2025/07/21 08:27
颅内动脉瘤破裂需立即就医并采取手术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外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
开颅夹闭术是传统治疗方法,通过开颅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颈,防止再出血。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适用于瘤颈明确且位置较浅的动脉瘤。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感染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尼莫地平片缓解脑血管痉挛。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通过股动脉穿刺导入微导管,将铂金弹簧圈填入动脉瘤腔内促使其血栓形成。该方法创伤小且恢复快,尤其适合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术后需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常用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可能出现血管痉挛、弹簧圈移位等风险,需定期复查脑血管造影。
急性期需静脉使用降压药物维持收缩压在140毫米汞柱以下,避免再出血风险。常用硝普钠注射液或乌拉地尔注射液持续泵入,根据血压调整剂量。血压波动可能诱发脑血管痉挛,需配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扩张血管。长期口服降压药可选择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破裂后3-14天是脑血管痉挛高发期,需持续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改善脑血流。配合3H疗法即高血压、高血容量、血液稀释治疗,通过羟乙基淀粉扩容,多巴胺注射液提升血压。痉挛严重时可考虑血管成形术,使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血管。监测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评估痉挛程度。
病情稳定后需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及认知康复。物理治疗可采用经颅磁刺激促进神经功能重塑,作业治疗帮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存在吞咽障碍时需鼻饲喂养,使用肠内营养乳剂提供能量。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必要时服用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
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出院后需长期随访,每6-12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和抗血小板药物,禁止突然停药。出现头痛加重或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立即返院检查。
上一篇 : 颅内动脉瘤治疗方式如何选择
下一篇 : 子宫平滑肌瘤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