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怀孕能把乙肝遗传给孩子吗
发布于 2025/07/29 16:58
发布于 2025/07/29 16:58
乙肝病人怀孕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但通过规范干预可显著降低传播概率。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措施主要有孕期抗病毒治疗、新生儿联合免疫接种、避免母乳喂养等。
妊娠中晚期检测到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可在评估后使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等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母体血液和羊水中的病毒含量。需在感染科和产科医生共同监测下用药,定期检测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分娩后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和首剂乙肝疫苗接种,后续按0-1-6月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双重免疫可使保护率达到90%以上。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调整接种剂量,接种后1-2个月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
剖宫产不能进一步降低传播风险,自然分娩期间做好产道消毒和新生儿及时清洁即可。但出现胎盘早剥、产程过长等可能导致胎儿暴露于母血的情况时,需考虑手术干预。分娩过程中应避免使用胎儿头皮电极等有创操作。
病毒载量超过检测下限或存在乳头皲裂时,应避免母乳喂养。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母亲需评估药物经乳汁分泌的风险。可选择配方奶喂养,并注意奶瓶消毒和口腔护理。若坚持母乳喂养,需每月监测婴儿血清标志物。
家庭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并检测抗体水平。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产妇恶露处理需严格消毒,新生儿皮肤破损处需及时包扎。日常接触如拥抱、亲吻不会传播病毒,但需注意伤口防护。
乙肝孕妇应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和超声检查,孕期每4-6周复查一次。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腌制食品和酒精。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新生儿随访需持续至12月龄,完成疫苗接种后检测乙肝五项指标。
上一篇 : 坐月子手脱皮怎么回事
下一篇 : 怀孕17周胎盘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