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皮肤发黄是什么原因
发布于 2025/07/31 13:35
发布于 2025/07/31 13:35
宝宝皮肤发黄可能是生理性黄疸或病理性黄疸引起的,主要有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感染等因素。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母乳性黄疸通常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有关,多出现在出生后1周左右,表现为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无其他异常症状。家长需加强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暂停母乳喂养或配合蓝光治疗。可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避免发展为重度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多因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破坏,常见于Rh或ABO血型不合。患儿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皮肤黄染且进展迅速,可能伴随贫血、肝脾肿大。需立即就医进行换血疗法或输注丙种球蛋白,临床常用苯巴比妥片促进胆红素代谢,严重时需配合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治疗。
胆道闭锁属于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淤积引发黄疸。患儿出生2-3周后皮肤黄染持续加重,粪便呈陶土色,尿液深黄。需通过肝胆核素扫描确诊,早期可行葛西手术重建胆道,晚期可能需肝移植。家长需观察宝宝排便颜色变化,术后需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
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遗传病可诱发溶血性黄疸。患儿接触樟脑丸、蚕豆等物质后突发面色苍黄,伴有酱油色尿。急性期需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必要时输血治疗。家长需避免让宝宝接触氧化性物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新生儿败血症、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可导致肝细胞损伤性黄疸。宝宝除皮肤发黄外,常有发热、吃奶差、反应低下等表现。需进行血培养及病原学检查,根据结果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配合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家长需注意消毒奶具,观察宝宝体温和精神状态变化。
家长发现宝宝皮肤发黄时,应先观察黄染范围是否超过躯干、四肢,同时记录每日黄疸变化。保证充足喂养有助于胆红素排泄,但需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消化不良。日光浴时选择早晚柔和光线,每次不超过15分钟。若黄疸持续2周未消退或伴有白陶土样大便、嗜睡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茵栀黄颗粒等中成药辅助退黄。
上一篇 : 为什么会得天疱疮
下一篇 : 红斑型天疱疮禁吃什么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