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肺炎引起血液感染要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25/08/01 12:51
发布于 2025/08/01 12:51
早产儿肺炎引起血液感染需通过抗感染治疗、呼吸支持、营养干预、免疫调节及并发症管理等方式综合治疗。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肺炎可能由细菌、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血液感染多表现为发热、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症状。
早产儿血液感染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选用更昔洛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血常规、炎症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菌群失调或耐药性。
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时需给予氧疗或无创通气,严重者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95%,避免高浓度氧疗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同时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使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稀释痰液。
早产儿感染期间能量消耗增加,需通过静脉营养或强化母乳喂养保证热量摄入。可添加母乳强化剂提高能量密度,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喂养需少量多次原则,避免呛咳加重肺部感染。
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提升抵抗力,严重粒细胞减少者需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同时严格实施保护性隔离,接触患儿前后需规范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血液感染易并发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需密切监测血压、尿量及凝血功能。出现休克时需扩容补液,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多巴酚丁胺维持循环;合并凝血异常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
早产儿肺炎合并血液感染属于重症,家长应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检查与治疗。住院期间需每日记录体温、奶量及大小便情况,出院后定期随访评估生长发育。居家护理注意保持适宜温湿度,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按计划接种疫苗以预防再次感染。喂养时保持半卧位防止反流,发现呼吸频率增快、肤色发绀等异常需立即就医。
上一篇 : 早产儿和足月生产的婴儿有什么差别
下一篇 : 动脉血管畸形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