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搐怎么急救处理
发布于 2025/08/01 16:16
发布于 2025/08/01 16:16
小儿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侧卧防窒息、记录抽搐时间、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小儿抽搐可能由高热惊厥、癫痫、脑膜炎、低钙血症、脑外伤等原因引起。
立即解开患儿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用软布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横向垫在上下臼齿间,防止舌咬伤。禁止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手指,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操作时动作需轻柔,避免刺激加重抽搐。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硬质地面铺软垫保护。不要强行按压抽搐肢体,避免骨折风险。高热惊厥患儿可适当松解衣物散热,但禁止用酒精擦浴或冰敷等剧烈降温措施。
将患儿调整为侧卧位,头部稍后仰保持气道直线。这种体位可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同时利于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抽搐期间禁止喂水或药物,待发作完全停止后再处理。
准确记录抽搐开始和结束时间,观察肢体抽动形式、眼球凝视方向等细节。持续超过5分钟的抽搐需立即送医,反复发作或伴有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提示病情危重。
首次发作或病因不明的抽搐必须送医检查。癫痫患儿需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等抗惊厥药物。脑膜炎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低钙血症需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家长应学习急救措施,避免发作时慌乱。日常注意预防感染,癫痫患儿需规律服药并记录发作日记。抽搐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定期随访脑电图、血钙等检查,排除颅内病变或代谢异常。发现患儿出现嗜睡、持续头痛等异常表现时需立即复诊。
上一篇 : 颅内感染怎么查出来
下一篇 : 脖子曲度变直会头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