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搐的急救处理方法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7/04 09:57
发布于 2025/07/04 09:57
小儿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侧卧防窒息、记录抽搐时间、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小儿抽搐通常由高热惊厥、癫痫、脑膜炎、低钙血症、中毒等原因引起。
立即解开患儿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或呕吐物,避免异物阻塞气道。切勿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硬物,可用软布包裹压舌板轻垫于上下磨牙间防止舌咬伤。观察口唇是否发绀,确保呼吸平稳。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患儿身下垫软垫,避免抽搐时碰撞硬物。不要按压肢体强行制动,可能造成骨折或肌肉损伤。发作期间全程看护,防止坠床等二次伤害。
将患儿调整为侧卧位,头部稍后仰,利于分泌物自然流出。该体位能有效预防误吸,尤其适用于呕吐或流涎明显的患儿。保持颈部自然伸展,不要过度弯曲影响呼吸。
准确记录抽搐开始和结束时间,观察肢体抽动形式、眼球位置及意识状态。持续5分钟以上需立即送医,反复发作需视频记录供医生判断。这些信息对鉴别癫痫持续状态至关重要。
首次发作、伴随高热或意识障碍者需急诊处理。疑似脑膜炎者可能出现颈强直,低钙血症常见于婴幼儿手足搐搦。医生可能建议脑电图、血钙检测或腰椎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注意预防高热惊厥,体温超过38.5℃时及时物理降温。癫痫患儿应规律服药,避免闪光刺激或过度疲劳。保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抽搐发作后患儿可能嗜睡,需保持环境安静,苏醒后给予温水补充水分。定期随访儿科或神经内科,完善相关检查评估病情进展。
上一篇 : 小儿感冒宁颗粒和小儿感冒颗粒的区别
下一篇 : 尿道的条索状肿块如何诊断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