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中暑了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8/05 05:25

哺乳期妈妈中暑可通过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调整饮食、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中暑通常由高温暴露、体液丢失过多、体温调节失衡等原因引起。

1、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关闭空调或电扇直吹,防止体温骤降。若在户外需寻找树荫等遮阳场所,用湿毛巾遮挡头部减少阳光直射。

2、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次100-2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负担。可适量饮用绿豆汤、西瓜汁等含电解质饮品,禁止饮用含酒精或咖啡因饮料。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需增加补液量。

3、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水温控制在32-35℃。可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置于上述部位,每10分钟更换位置。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避免通过皮肤吸收影响乳汁。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贴。

4、调整饮食

恢复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汤等。增加富含钾的香蕉、橙子等水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哺乳前需清洁乳头防止汗液刺激婴儿口腔。

5、就医治疗

出现意识模糊、抽搐、体温持续超过39℃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藿香正气口服液、人丹等中成药,严重时需静脉补液。用药期间需告知哺乳状态,必要时暂停母乳喂养24-48小时。

哺乳期妈妈需特别注意预防中暑,外出时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穿戴透气棉质衣物和遮阳帽。居家保持室内通风,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观察婴儿吸吮反应判断乳汁分泌情况。若出现头晕乏力等先兆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症状变化。恢复期间可适当延长哺乳间隔时间,确保充分休息后再继续喂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产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