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杀虫药的中毒途径

发布于 2025/08/05 08:49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途径主要有经皮肤接触吸收、经呼吸道吸入、经消化道摄入三种。有机磷杀虫药可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或直接接触进入人体,也可通过喷雾、粉尘等形式经呼吸道吸收,误服或自杀性吞服则会导致消化道中毒。

有机磷杀虫药经皮肤接触吸收是常见的非职业性中毒途径。皮肤接触高浓度有机磷液体或长时间接触低浓度药物,尤其当皮肤存在破损、湿疹时,药物可穿透角质层进入血液循环。夏季因衣着单薄、出汗增多,皮肤通透性增强,中毒风险显著上升。田间作业者未佩戴防护手套或衣物沾染药物后未及时清洗,易发生延迟性中毒。部分脂溶性强的有机磷化合物如对硫磷,更易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快速吸收。

经呼吸道吸入多见于农药喷洒等职业暴露场景。有机磷杀虫药在喷雾或熏蒸过程中形成气溶胶或蒸气,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迅速吸收入血。粒径小于5微米的雾滴可直达肺泡,数分钟内出现中毒症状。密闭空间内使用挥发性强的敌敌畏等药物时,即使短暂接触也可能导致重度中毒。部分药物在高温环境下挥发度增加,如甲拌磷在30摄氏度时蒸气浓度可达到室温下的3倍。

消化道摄入多由误食污染食物或自杀行为导致。残留于蔬菜水果的有机磷农药未经充分清洗,或与食物混放导致意外摄入。儿童误服放置在饮料瓶中的农药浓缩液风险极高。经消化道吸收的有机磷可先经门静脉代谢,部分被肝脏解毒,但大剂量摄入时仍会引发全身中毒。某些脂溶性有机磷如乐果,在酸性胃液中吸收速度较慢,但进入肠道后吸收显著加快。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后应立即脱离污染源,皮肤接触者用肥皂水彻底清洁,吸入中毒者转移至通风处,误服者禁止催吐。所有疑似中毒者均需紧急送医,医务人员会根据接触途径采取洗消、阿托品和氯解磷定等特异性解毒治疗。日常接触农药时应穿戴防护装备,作业后及时更换衣物,农药储存需远离食品和儿童可触及区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