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酒,会给人体带来哪些伤害?
发布于 2025/08/05 09:34
发布于 2025/08/05 09:34
长期喝酒可能对肝脏、胃肠、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造成损害。酒精摄入过量主要与酒精性肝病、胃炎、脑功能损伤、高血压、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相关。
长期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若持续饮酒可能进展为酒精性肝炎,表现为肝区疼痛、黄疸。严重时可诱发肝硬化,伴随腹水、食管静脉曲张。治疗需戒酒并配合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
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慢性胃炎,出现上腹痛、反酸症状。长期刺激会增加胃溃疡风险,严重时导致消化道出血。酒精还干扰肠道菌群平衡,诱发腹泻或便秘。建议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黏膜保护剂。
酒精具有神经毒性,长期摄入会损伤大脑皮层,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戒酒后需补充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改善症状。
过量饮酒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肌梗死概率。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损伤心肌细胞,诱发酒精性心肌病,出现心悸、呼吸困难。临床常用美托洛尔缓释片、依那普利片等控制病情。
酒精会削弱免疫细胞功能,使人体更易感染病原体。长期饮酒者肺炎、结核病发病率显著增高。同时酒精干扰疫苗效果,降低抗体产生能力。改善需彻底戒酒并均衡营养。
建议逐步减少饮酒量直至戒断,定期进行肝功能、胃镜检查。日常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促进代谢,避免空腹饮酒加重黏膜损伤。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上一篇 : 胃镜后喉咙痛能自愈吗
下一篇 : 宝宝胆汁淤积性肝病做什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