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肺炎如何治疗

发布于 2025/08/08 09:04

早产儿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支持、营养干预、呼吸道管理、并发症防治等方式治疗。早产儿肺炎通常由免疫功能低下、病原体感染、喂养不当、环境暴露、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早产儿肺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细菌感染可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病毒感染可选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

2、氧疗支持

早产儿肺发育不完善易出现低氧血症,需通过鼻导管或头罩给予湿化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95%。严重呼吸窘迫需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氧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胸廓运动及肤色变化。

3、营养干预

早产儿吸吮力弱且易呛奶,建议采用鼻胃管喂养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少量多次给予。可添加母乳强化剂提高热量至80-100kcal/kg/d。静脉营养适用于严重病例,需补充氨基酸、脂肪乳及葡萄糖,维持血糖在4-7mmol/L。

4、呼吸道管理

每2-4小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稀释痰液。痰液黏稠者可选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支气管痉挛时可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严格无菌操作吸痰,避免黏膜损伤。

5、并发症防治

需警惕呼吸衰竭、脓毒症、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定期监测血气分析、炎症指标及心脏超声。出现持续低氧时可考虑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需限制液体量,必要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促进导管闭合。

早产儿肺炎康复期需维持室温24-26℃、湿度55%-65%,避免人群接触。继续母乳喂养并按纠正月龄补充维生素AD滴剂。出院后定期随访肺功能,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疫苗等。家长需学会识别呼吸急促、发绀等预警症状,发现异常及时返院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产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