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梗阻如何护理
发布于 2025/08/08 15:12
发布于 2025/08/08 15:12
炎性肠梗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适度活动、药物辅助及监测症状等方式护理。炎性肠梗阻通常由肠道炎症、术后粘连、感染等因素引起,需结合病因进行针对性护理。
炎性肠梗阻患者应选择低渣或无渣饮食,减少肠道负担。急性期可暂时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症状缓解后逐步尝试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随后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稀粥、烂面条。避免高纤维食物如芹菜、豆类,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肠道压力。
每日需摄入足够水分预防脱水,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若呕吐严重,需通过输液补充电解质。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需增加补液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防止加重腹胀。
卧床期间可进行床上翻身、踝泵运动促进肠蠕动。症状稳定后逐渐增加床边活动,如缓慢行走。避免剧烈运动或久坐不动,活动以不引起腹痛加重为度。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缓解痉挛药如颠茄片,或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禁止自行使用泻药。若存在感染需配合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炎症明显时可短期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
每日记录腹痛程度、排便排气情况、体温及呕吐频率。若出现持续呕吐、腹胀加剧、高热或便血,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评估梗阻变化。长期患者需监测营养指标如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
炎性肠梗阻护理需注重饮食渐进性恢复与症状动态观察。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腹部受凉,戒烟酒以减少肠道刺激。术后患者应定期随访,粘连性梗阻可配合中医穴位按摩。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肠坏死征象,需及时考虑手术干预。日常可记录饮食与症状变化日记,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上一篇 : 肛门整天坠胀有便意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下一篇 : 小肠危象的预防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