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检查什么项目

发布于 2025/08/14 09:40

非淋菌性尿道炎通常需检查尿常规、尿道分泌物涂片、病原体培养、核酸检测及药敏试验等项目。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尿道刺痒、尿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尿常规

尿常规可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及亚硝酸盐等指标。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可能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尿常规检查无需特殊准备,留取清洁中段尿即可完成。

2、尿道分泌物涂片

通过显微镜观察尿道分泌物中的炎性细胞及病原体形态。该方法可直接观察到分泌物中的白细胞数量增多,但无法明确具体病原体类型。检查前应避免排尿至少1小时以提高检出率。

3、病原体培养

将尿道分泌物接种于特殊培养基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该方法可明确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感染,但培养周期较长需3-7天。采集标本时需使用专用拭子深入尿道2-4厘米旋转取材。

4、核酸检测

采用PCR技术检测尿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核酸。该方法灵敏度高,可快速检出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DNA或RNA。核酸检测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及使用阴道栓剂。

5、药敏试验

对培养出的病原体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确定病原体对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等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药敏结果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解读。

确诊非淋菌性尿道炎后应避免性生活至治疗结束,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治疗期间建议多饮水促进排尿,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须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防止复发或产生耐药性。出现药物过敏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皮肤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