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如何护理

发布于 2025/08/16 08:29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需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伤口护理、喂养调整、感染预防、药物管理和定期复查。术后护理对恢复心脏功能、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1、伤口护理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轻轻擦拭,避免摩擦或抓挠。若使用敷料需按医嘱定期更换,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洗澡时避免切口沾水,可暂时用防水贴保护。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裂开。

2、喂养调整

术后早期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选择易消化的母乳或低脂配方奶。喂食时抬高婴儿上半身,避免呛咳。若出现吮吸无力,可改用滴管或特殊奶嘴。记录每日摄入量,确保热量与术前相当。合并心功能不全时需限制液体量,遵医嘱调整钠盐摄入。

3、感染预防

术后6个月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接触婴儿前需洗手。定期消毒奶瓶、玩具等物品,室内保持通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部分复杂先心病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

4、药物管理

严格遵医嘱服用强心药、利尿剂或抗凝药,如地高辛口服溶液、呋塞米片、华法林钠片。使用专用量具给药,避免漏服或过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地高辛中毒可出现呕吐、嗜睡。不同药物需间隔服用,抗凝药期间避免磕碰出血。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评估心功能恢复情况。监测体重、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异常时需调整治疗方案。长期随访中关注运动耐力、发育水平,部分患儿需二次手术矫正。疫苗接种需根据心功能状态个体化安排。

术后护理期间需维持适宜室温,避免过冷过热加重心脏负担。每日记录呼吸频率、唇色变化,发现气促、紫绀立即就医。逐步恢复俯卧训练促进心肺发育,但避免趴睡。母乳喂养母亲应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如动物肝脏、瘦肉等。避免二手烟暴露,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以优化护理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