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扭伤怎么判断

发布于 2025/08/19 05:50

手腕扭伤可通过疼痛程度、活动受限、肿胀瘀斑、关节稳定性、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判断。手腕扭伤通常由外力作用、姿势不当、关节退变、韧带松弛、重复劳损等原因引起。

1、疼痛程度

轻度扭伤表现为活动时局部隐痛,休息后缓解。中度扭伤会出现持续性钝痛,按压腕部尺骨茎突或桡骨茎突时疼痛加剧。重度扭伤可能伴随撕裂样剧痛,甚至影响睡眠。疼痛区域多集中在腕关节背侧或掌侧,与韧带损伤部位相关。腕关节主动背伸或掌屈动作可诱发疼痛。

2、活动受限

腕关节正常背伸角度为70度,掌屈80度,扭伤后活动范围会明显减小。轻度扭伤可能仅表现为特定方向活动受限,如拧毛巾时疼痛。严重扭伤会导致各个方向活动障碍,无法完成抓握动作。检查时可让患者做腕关节环转运动,观察是否出现活动卡顿或异常弹响。

3、肿胀瘀斑

急性期损伤后2小时内会出现局部肿胀,24小时达到高峰。尺侧腕伸肌腱周围肿胀提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桡侧肿胀多与桡腕韧带相关。皮下瘀斑通常在伤后1-2天出现,从青紫色逐渐转为黄绿色。肿胀程度与关节囊撕裂程度呈正相关,严重肿胀可能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征。

4、关节稳定性

通过应力试验可评估韧带完整性。尺侧副韧带检查时固定前臂,向桡侧推压腕关节,出现松动感提示损伤。Watson试验用于检测舟月韧带损伤,检查者拇指按压舟骨结节同时使腕关节尺偏,出现弹响或疼痛为阳性。慢性扭伤可能伴随关节半脱位,X线片显示腕骨排列异常。

5、影像学检查

X线片可排除骨折,但无法显示韧带损伤。MRI能清晰显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舟月韧带等结构的撕裂程度。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韧带连续性,适合随访复查。关节造影能发现韧带穿孔导致的造影剂渗漏。CT三维重建有助于评估腕骨间关节的对位关系。

手腕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并冰敷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3次。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避免热敷或按摩。48小时后可进行腕关节主动活动度训练,使用护腕提供支撑。若出现持续加重疼痛、手指麻木或明显关节不稳,需及时就诊排除韧带完全断裂。恢复期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前臂肌力,避免提重物或突然扭转动作。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软组织修复,控制盐分摄入减轻水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骨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