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高危人群是指
发布于 2025/08/21 10:44
发布于 2025/08/21 10:44
屈光高危人群是指存在高度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且可能引发眼底病变或其他并发症风险的人群。主要有高度近视患者、长期近距离用眼者、有家族遗传史者、青少年儿童、合并全身性疾病者等。
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的人群属于高度近视,眼轴长度异常增长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黄斑病变等眼底损害。这类人群需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避免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可遵医嘱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复方血栓通胶囊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每日持续近距离用眼超过6小时可能加速屈光不正进展,如程序员、设计师等职业群体。用眼时需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每40分钟远眺5分钟。出现视物模糊时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缓解调节痉挛。
父母双方均有高度近视者,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增高。建议从3岁起建立屈光档案,每半年监测眼轴变化。青少年期可验配角膜塑形镜延缓进展,避免发展成病理性近视。
生长发育期眼球结构变化快,用眼负荷大易导致屈光不正快速进展。需保证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限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确诊近视后应及时配镜矫正,可考虑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进展。
糖尿病、马凡综合征等疾病可能继发屈光问题。糖尿病患者需每3个月检查眼底,控制血糖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马凡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晶状体脱位,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并发症。
屈光高危人群应建立定期眼科检查习惯,建议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面视光检查和眼底评估。日常注意用眼卫生,保持读写姿势正确,室内光线适宜。饮食中适量补充富含叶黄素、维生素A的食物如西蓝花、胡萝卜等,避免吸烟及过量摄入高糖食品。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上一篇 : 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优势有哪些
下一篇 : 眼睛模糊一招恢复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