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适合做角膜胶原交联治疗
发布于 2025/08/22 05:50
发布于 2025/08/22 05:50
角膜胶原交联治疗不适合圆锥角膜进展期患者、角膜厚度低于400微米者、活动性眼部感染者、严重干眼症患者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圆锥角膜进展期患者因角膜持续变薄变形,此时进行胶原交联可能加剧角膜结构不稳定。这类患者需先通过角膜接触镜或角膜环植入术稳定病情,待进展速度减缓后再评估治疗可行性。术后需密切监测角膜地形图变化,避免角膜穿孔等风险。
角膜中央厚度不足400微米时,紫外线照射可能损伤角膜内皮细胞。术前需通过眼前节OCT精确测量,若合并角膜水肿需先使用高渗盐水或角膜基质注射治疗增厚角膜。极薄角膜建议考虑跨上皮交联等改良术式降低风险。
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等活动期感染会干扰交联效果并增加扩散风险。需先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凝胶等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1个月后再评估。真菌感染者需延长观察期至3个月以上。
重度干眼患者术后易发生持续性上皮缺损,与泪液分泌试验值小于5毫米相关。术前需长期使用环孢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改善眼表环境,Schirmer试验达标后方可手术。术后需加强玻璃酸钠滴眼液维持治疗。
核黄素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发育,紫外线照射存在潜在致畸风险。建议分娩后6个月或断奶后再行治疗。紧急情况下需多学科会诊,权衡利弊后选择改良低剂量照射方案。
拟接受治疗者术前需完成角膜地形图、内皮细胞计数等全面检查,术后避免揉眼并规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日常应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保持睡眠充足。若出现眼痛、视力骤降需立即复诊,糖尿病患者需额外监测血糖稳定性。
上一篇 : 人被感染眼线虫的几率大吗
下一篇 : 眼睛寄生虫会自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