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22 07:15
发布于 2025/08/22 07:15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需注意接种禁忌、服用规范、不良反应观察及特殊人群管理。主要有避免空腹服用、禁用热水送服、注意接种间隔、观察异常反应、免疫缺陷者慎用等事项。
建议在喂奶或进食后半小时服用疫苗,空腹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呕吐。婴幼儿服用时可将糖丸碾碎溶于凉开水中喂服,确保完全咽下。若接种后15分钟内发生呕吐,需补服全剂量。
疫苗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减毒活疫苗,水温超过37℃会灭活病毒。服用时仅能用凉开水送服,禁止用母乳、饮料或温水溶解糖丸。疫苗从冰箱取出后应在室温放置5分钟再服用。
与其他活疫苗需间隔28天以上,与免疫球蛋白注射应间隔3个月。基础免疫需完成3剂次,首剂在2月龄接种,后续剂次间隔4-8周。4周岁时需加强免疫1剂次。
极少数可能出现低热、腹泻等轻微反应,通常2天内自行缓解。如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无力等症状,需警惕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应立即就医。接种后30分钟需留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患儿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禁用活疫苗,可改用灭活脊灰疫苗替代。家庭成员有免疫缺陷者,接种者服药后应隔离4-6周,避免病毒排泄传播。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若出现大便次数增多,需加强臀部护理预防尿布疹。完成全程接种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但流行地区仍需注意饮食卫生。疫苗糖丸需在-20℃保存,携带外出时应使用冰包,融化后2小时内未服用即失效。哺乳期妇女接种不影响喂养,但需注意洗手等卫生措施。免疫功能正常者服用后病毒排泄通常持续4-8周,此期间排泄物需做消毒处理。
上一篇 : 纠正2个月宝宝睡反觉的绝招
下一篇 : 癫痫患者的生活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