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

发布于 2025/08/24 07:15

气道异物梗阻容易发生在婴幼儿、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者以及醉酒或意识不清的人群中。气道异物梗阻是指食物、玩具碎片等物体误入气管或支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需及时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

1、婴幼儿

婴幼儿喉部发育不完善,吞咽协调能力较差,且常有将小物件放入口中的习惯。常见的梗阻物包括坚果、果冻、玩具零件等。家长需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喂食硬质小块食物,玩具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加强看护。

2、老年人

老年人因咽喉肌肉松弛、咳嗽反射减弱,进食时易发生误吸。牙齿缺失者咀嚼不充分会增加风险。建议进食时保持坐姿,将食物切成小块,避免边说话边进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的老人更需警惕。

3、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吞咽反射异常。这类患者可能出现隐性误吸,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需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必要时采用糊状食物,进食时头部前倾,吞咽后轻咳数下以清除残留。

4、吞咽功能障碍者

头颈部肿瘤术后、食管狭窄等存在结构性吞咽异常的人群,食物易误入气道。建议调整食物质地至软烂,使用增稠剂,采用少量多次的进食方式。严重者需通过胃造瘘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5、醉酒或意识不清者

酒精或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时,咽喉保护性反射消失,呕吐物或食物可能阻塞气道。应避免给意识模糊者喂食,醉酒者需保持侧卧位。急救时可使用海姆立克手法清除异物。

预防气道异物梗阻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措施。婴幼儿应远离小颗粒物品,老年人进食需专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要定期评估吞咽功能。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至关重要,一旦发生严重梗阻且患者失去反应,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日常避免进食时说笑或匆忙吞咽,选择适合咀嚼能力的食物质地,有基础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防护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呼吸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