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有哪些特有症状
发布于 2025/08/24 07:55
发布于 2025/08/24 07:55
骨折的特有症状主要有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局部肿胀、功能障碍。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X线、CT等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
骨折后由于骨骼断裂,断端可能发生移位,导致患处出现明显的外观改变,如肢体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这种畸形在闭合性骨折中可能表现为局部隆起或凹陷,在开放性骨折中则可能直接看到断裂的骨端。患者可能因疼痛和畸形而无法正常活动患肢,需及时就医进行复位固定。
正常情况下肢体在非关节部位不应出现活动,但骨折后可能在断裂处出现异常活动。例如前臂骨折时,可能在非腕关节或肘关节处出现弯曲或扭转。异常活动常伴随剧烈疼痛,患者需避免自行活动患肢,以免加重损伤。医生会根据骨折类型选择石膏固定、支具或手术治疗。
骨折断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检查时可能听到或感觉到骨擦感。这种现象多见于长骨骨折,如股骨、胫骨等。骨擦音的出现通常提示骨折端有明显移位,需尽快就医处理。患者应保持患肢制动,避免移动导致骨折端进一步损伤周围血管神经。
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形成肿胀。肿胀通常在伤后数小时内逐渐加重,可能伴随皮肤淤青。严重肿胀可能影响血液循环,需抬高患肢并冰敷减轻症状。开放性骨折时肿胀可能不明显,但伤口处可能有出血或骨端外露。
骨折后由于疼痛、肌肉痉挛和结构破坏,患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上肢骨折可能影响抓握、抬举等动作,下肢骨折则导致无法负重行走。功能障碍程度与骨折严重性相关,完全性骨折功能丧失更明显。患者应避免强行活动,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内固定治疗。
骨折患者应注意保持患肢制动,避免移动导致二次损伤。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有助于骨骼愈合。恢复期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如有异常疼痛、肿胀加重或感觉异常应及时复诊。老年人骨折后需特别注意预防卧床并发症,如压疮、肺炎等。
上一篇 : 骑车摔伤膝盖肿了不能弯曲
下一篇 : 脚扭伤了几个月没好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