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如何治疗高血压
发布于 2025/08/26 06:04
发布于 2025/08/26 06:04
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主要通过辨证施治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常用方法有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及饮食调理。高血压在中医属眩晕、头痛范畴,与肝阳上亢、痰湿内阻、气血不足等因素相关。
根据证型选用不同方剂,肝阳上亢型可用天麻钩藤饮,含天麻、钩藤等平肝潜阳药材;痰湿内阻型适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含半夏、白术等化痰祛湿成分;气血两虚者可选用归脾汤,含黄芪、当归等补益气血药物。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
常见中成药包括松龄血脉康胶囊平肝息风、杜仲降压片补肾平肝、珍菊降压片清热平肝、牛黄降压丸化痰通络及复方罗布麻片利水消肿。这些成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服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选取百会、风池、太冲等穴位进行毫针刺激,配合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调节肝脾。耳穴压豆常选降压沟、神门等耳廓反射区。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1周期,可帮助稳定血压并改善头晕耳鸣等症状。
通过头颈部穴位按摩配合经络推拿缓解症状,常用手法包括揉按太阳穴、推桥弓、拿捏风池穴等。每日早晚各进行10分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辅助降低血管紧张度,但急性血压升高时禁用剧烈手法。
推荐食用芹菜、山楂、菊花、决明子等药食同源食材,可用葛根粉调粥或枸杞泡茶。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香蕉、紫菜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戒烟限酒。
中医治疗需配合每日血压监测,建议晨起空腹服用中药,服药期间观察有无口干、胃脘不适等反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每周进行3-5次八段锦或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若血压持续超过160/100mmHg或出现视物模糊、剧烈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结合西医降压治疗。
上一篇 : 冠心病是心力衰竭
下一篇 : 幽门螺杆菌可以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