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心力衰竭
发布于 2025/08/26 05:57
发布于 2025/08/26 05:57
冠心病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但两者并非等同关系。冠心病可能导致心肌缺血或梗死,长期未控制可发展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受损的终末阶段,可由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多种疾病引起。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时,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反复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心脏收缩功能逐渐下降。部分患者出现心室重构,心脏扩大变形,最终进入心力衰竭阶段。冠心病相关心力衰竭多表现为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常见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
非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常见于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持续高压状态使心肌代偿性肥厚,后期出现舒张功能障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扩大伴收缩无力,酒精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也可直接损伤心肌。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等,通过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力衰竭。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代谢异常也会影响心肌能量供应。
冠心病患者需定期监测心功能,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夜间憋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心力衰竭患者需限制每日饮水量,记录出入量,避免感染和过度输液。适当进行心肺康复训练,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强度。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明显或体重短期增加时,应立即联系心血管专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上一篇 : 3岁儿童心肌酶正常范围
下一篇 : 中医中药如何治疗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