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护理
发布于 2025/08/29 06:17
发布于 2025/08/29 06:17
新生儿败血症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维持体温稳定、合理喂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护理。新生儿败血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早产、胎膜早破、分娩时感染等原因引起。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洗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下,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脐部护理需用碘伏棉签由内向外消毒,保持干燥直至脱落。接触婴儿前家长需用流动水洗手,奶瓶、衣物应高温消毒。皮肤破损可能增加细菌入侵风险,表现为局部红肿或渗液。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在暖箱中维持36.5-37.5摄氏度的中性温度,避免包裹过厚导致脱水热。体温波动超过1摄氏度时家长需及时复测,发热可能提示感染加重。寒冷刺激可能导致微循环障碍,表现为肢端青紫或硬肿。
母乳喂养可提供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按需喂养每2-3小时一次。吸吮无力者需用滴管或鼻饲,奶量从5毫升逐步增加。喂养后需拍嗝防止呛奶,吐奶频繁可能伴随腹胀或呼吸暂停。
家长需记录每日进奶量、大小便次数及精神状态变化。黄疸加重伴嗜睡可能提示胆红素脑病,皮肤瘀点或肝脾肿大需警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氧监测仪显示饱和度低于90%时需立即就医。
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抗生素需严格按疗程完成。使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时需监测肾功能,输注丙种球蛋白可短期提升免疫力。药物渗出可能导致皮肤坏死,穿刺部位需每日检查。
护理期间需每日测量体重评估营养状况,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出院后1周内需复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避免带婴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母乳喂养母亲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D滴剂促进钙吸收。发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或肌张力低下等危重表现时,应立即前往新生儿科急诊。
上一篇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有哪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