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8/29 12:52
发布于 2025/08/29 12:52
冠心病可能由遗传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理基础,典型表现为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家族中有早发冠心病病史者患病概率显著增高,尤其直系亲属在55岁前发病时风险更高。这类人群可能存在载脂蛋白代谢异常或血管内皮功能缺陷等遗传易感性。建议定期监测血脂、血糖指标,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日常需严格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
长期血压超过140/90mmHg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高压血流持续冲击血管内皮,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易沉积在冠状动脉壁。患者常伴有头晕、颈项强直等症状。除规范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外,需每日监测血压,减少钠盐摄入至每日不超过5克。
总胆固醇超过5.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超过3.4mmol/L时,脂质易在血管内膜下形成斑块。这类患者可能出现眼睑黄色瘤或角膜老年环。临床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配合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需每3-6个月复查血脂四项指标。
血糖持续超过7.0mmol/L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炎症因子释放。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往往呈弥漫性,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除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外,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
烟草中尼古丁可使冠状动脉痉挛,一氧化碳则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吸烟者心绞痛发作频率通常是不吸烟者的2-3倍,可能伴有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症状。戒烟后2年内心血管风险可降低50%,可采用尼古丁贴片辅助戒烟,同时增加维生素C摄入帮助修复血管内皮。
冠心病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6克,食用油控制在25-30克。推荐食用燕麦、深海鱼等富含膳食纤维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5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注意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出现持续性胸痛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