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

发布于 2025/08/30 10:08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导致呼吸道阻塞、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可能引发呼吸窘迫、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需及时进行医疗干预。

1.病因机制

胎儿宫内窘迫是主要诱因,缺氧刺激肠蠕动增强和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胎粪排入羊水。妊娠期高血压、胎盘功能不全、脐带绕颈等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吸入的胎粪颗粒可机械性阻塞小气道,胆盐成分会引发化学性肺炎。

2.临床表现

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呼吸急促、呻吟、三凹征等呼吸窘迫表现,皮肤及指趾甲常被胎粪黄染。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心动过缓,胸部X线显示斑片状浸润影伴肺气漏征象。部分患儿会继发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3.诊断方法

除典型临床表现外,需进行血气分析评估氧合情况,胸片检查可见双肺野透亮度增高伴斑片影。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监测肺动脉压力。气管插管时见胎粪样分泌物可确诊。

4.急救处理

对羊水胎粪污染且无自主呼吸的新生儿,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吸引。建立静脉通道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严重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合并肺动脉高压时使用一氧化氮吸入。

5.后续治疗

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指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氨苄西林钠注射液。维持适宜环境温度,控制液体入量。对喂养不耐受患儿可采用静脉营养,恢复期可配合胸部物理治疗促进分泌物排出。

预防胎粪吸入综合征需加强产前监护,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分娩过程中产科医生应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患儿出院后家长需注意观察呼吸状况,定期随访肺功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呼吸道感染,按计划完成疫苗接种以增强免疫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