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怎么会得肺炎
发布于 2025/08/30 12:09
发布于 2025/08/30 12:09
新生儿肺炎可能由宫内感染、分娩时吸入污染羊水、出生后接触病原体、免疫力低下、喂养不当等原因引起。新生儿肺炎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拒奶、体温异常等症状。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治疗、抗生素治疗、静脉补液、严密监护等方式干预。
母亲在妊娠期间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或B族链球菌等病原体时,可能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这类感染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肺炎症状,常伴随肝脾肿大、皮疹等全身表现。治疗需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阿昔洛韦注射液等抗感染药物,并配合新生儿重症监护。
分娩过程中若发生胎膜早破或产程延长,新生儿可能吸入被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这种情况常见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感染,表现为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呻吟、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症状。需及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出生后通过医护人员、家属或污染环境接触呼吸道合胞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这类感染多在出生3天后发病,可能出现咳嗽、鼻翼扇动等症状。可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进行雾化治疗,严重者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肺炎。这类患儿除呼吸道症状外,常伴有喂养困难、活动减少等表现。治疗需在抗感染基础上使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并严格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
喂养姿势不当导致呛奶或胃食管反流时,乳汁误吸入肺部可能引发化学性肺炎。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呛咳、面色青紫,听诊可闻及湿啰音。需立即停止喂养并清理呼吸道,后续改用稠厚配方奶,严重者需使用注射用氨溴索促进痰液排出。
家长需保持新生儿居住环境通风洁净,接触婴儿前严格洗手。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肤色及吃奶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提倡母乳喂养以增强婴儿免疫力,喂奶时保持头高脚低位,喂奶后竖抱拍嗝。冬季避免带新生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患呼吸道疾病时应佩戴口罩。定期进行儿童保健随访,按时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上一篇 : 口角炎属于皮肤科还是口腔科
下一篇 : 新生儿吃奶发出喉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