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8/30 13:22
发布于 2025/08/30 13:22
宝宝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改善吸收障碍、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宝宝缺铁性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慢性失血、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等原因引起。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6个月以上宝宝可逐步添加强化铁米粉、红肉泥、动物肝脏等高铁辅食。搭配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橙子可促进铁吸收。避免与牛奶、浓茶同食影响铁吸收。家长需注意食物性状符合宝宝咀嚼能力,避免呛咳。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式。常用药物包括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铁剂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建议在两餐间服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红蛋白,避免过量补铁。家长需将铁剂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由慢性感染、肠道寄生虫等疾病导致的缺铁性贫血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如确诊钩虫病需使用阿苯达唑颗粒驱虫,慢性腹泻需治疗肠道炎症。原发病控制后贫血症状会逐步改善。家长发现宝宝长期食欲不振或便血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乳糜泻、慢性腹泻等疾病会导致铁吸收障碍。确诊乳糜泻需严格无麸质饮食,慢性腹泻患儿可补充锌制剂改善肠黏膜修复。对于胃酸缺乏的早产儿,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氨基酸螯合铁等特殊剂型铁剂。家长需记录宝宝排便情况供医生参考。
治疗期间每2-4周需复查血常规,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补铁2-3个月补充储存铁。早产儿、双胞胎等高风险群体应每3-6个月筛查贫血。家长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贫血复发影响生长发育。日常注意观察宝宝面色、活动量等变化。
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需从孕期开始,孕妇应摄入足量铁元素。母乳喂养的宝宝4-6个月后要及时添加富含铁辅食,配方奶喂养选择铁强化奶粉。培养宝宝均衡饮食习惯,限制每日牛奶摄入量不超过700毫升。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发现贫血迹象早期干预。避免给宝宝饮用咖啡、茶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通过科学喂养和定期监测,多数缺铁性贫血可有效预防和纠正。
上一篇 : 新生儿淹脖子破一层皮
下一篇 : 新生儿吃母乳过饱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