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峡炎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

发布于 2025/08/31 10:44

急性咽峡炎和疱疹性咽峡炎是两种不同的咽部炎症,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急性咽峡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疱疹性咽峡炎则由肠道病毒导致,特征为咽部出现疱疹或溃疡。

1、病因差异

急性咽峡炎多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发,少数与流感病毒有关。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所致,具有较强传染性,好发于夏秋季。

2、症状表现

急性咽峡炎以突发高热、咽痛、吞咽困难为主,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疱疹性咽峡炎除发热外,典型表现为软腭、悬雍垂等处出现灰白色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可能伴随手足皮疹。

3、病程进展

急性咽峡炎症状多在3-5天达到高峰,经治疗1周内可缓解;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期持续2-4天,溃疡愈合需7-10天,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脱水等并发症。

4、治疗方法

细菌性急性咽峡炎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疱疹性咽峡炎以对症为主,可用开喉剑喷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抗病毒,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5、预防措施

急性咽峡炎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注意口腔卫生;疱疹性咽峡炎应隔离患儿至症状消退,加强玩具消毒,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

两种疾病均需保证充足休息,适量饮用温凉流食如米汤、果汁缓解咽痛。急性咽峡炎患者可用淡盐水漱口,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食后需清洁口腔。若出现持续高热、拒食或精神萎靡,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恢复期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剧烈运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