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容易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
发布于 2025/08/31 11:15
发布于 2025/08/31 11:15
慢性肾功能不全可能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疾病引起。这些疾病通过不同机制损害肾单位,导致肾功能进行性下降。
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引发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患者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出现水肿、血压升高。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延缓进展。
持续高血压使肾小动脉玻璃样变,肾小球缺血萎缩。常见夜尿增多、血肌酐缓慢上升。治疗需将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下,常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呋塞米片等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部分患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如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
遗传性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多数有家族史,伴随腰部胀痛、血尿。目前无特效治疗,可选用托伐普坦片控制囊肿增长,疼痛明显时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基底膜,常见年轻女性,伴关节痛、蝶形红斑。需联合羟氯喹片、他克莫司胶囊、甲泼尼龙片等药物控制免疫反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限制每日蛋白摄入量在0.6-0.8g/kg,优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每日饮水量控制在尿量加500ml。适度进行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出现水肿加重或食欲下降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上一篇 : 动态血压监测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 : 肾盏结石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