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9/01 07:48
发布于 2025/09/01 07:48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症支持治疗、透析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是由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基底膜导致的急进性肾炎,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
大剂量甲泼尼龙注射液短期冲击可快速抑制免疫反应,减轻基底膜炎症损伤。适用于活动性肺泡出血或快速进展的肾功能恶化患者。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糖及感染风险,后续需过渡至口服泼尼松片维持治疗。
通过体外循环清除血液中的抗基底膜抗体,常用新鲜冰冻血浆或白蛋白作为置换液。通常需进行5-7次置换,每次置换1.5倍血浆量。需联合免疫抑制剂防止抗体反弹,操作中需注意凝血功能监测。
环磷酰胺片可抑制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常与激素联用6-12个月。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预防骨髓抑制,严重感染患者可考虑替换为吗替麦考酚酯胶囊。部分难治性病例可使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控制高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严重水肿可用呋塞米片利尿。贫血患者补充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电解质紊乱需及时纠正。活动性出血需输注血小板悬液或冷沉淀。
急性肾衰竭患者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血液透析维持内环境稳定。腹膜透析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评估肾移植可行性,移植前需确保血清抗体转阴6个月以上。
患者应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优质蛋白控制在0.8克/公斤体重。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肺泡出血,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抗GBM抗体滴度,出现咯血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需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等预防感染。
上一篇 : 排尿时尿道发热怎么回事
下一篇 : 喝了酒可以献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