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劳损和心肌缺血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 2025/09/01 16:55
发布于 2025/09/01 16:55
心肌劳损和心肌缺血是两种不同的心脏病理状态,心肌劳损通常指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的心肌功能异常,心肌缺血则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氧。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
心肌劳损多与长期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或肥厚型心肌病等导致的心脏负荷过重有关,心肌细胞因持续机械应力损伤而出现代偿性肥大或纤维化。心肌缺血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或血栓形成引起,导致心肌供氧与需氧失衡,若完全阻塞可引发心肌梗死。
心肌劳损患者常见活动后胸闷、乏力,休息可缓解,部分伴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典型表现为心绞痛,如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含服硝酸甘油有效;急性缺血时可能出现大汗、濒死感,需紧急处理。
心肌劳损心电图可见ST-T段非特异性改变或左心室高电压,超声显示心室壁增厚但收缩功能正常。心肌缺血心电图多有动态ST段压低或抬高,冠脉CTA或造影可明确血管狭窄程度,心肌酶谱在急性期升高。
心肌劳损需控制原发病,如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减轻后负荷药物缬沙坦胶囊,严重瓣膜病变需手术修复。心肌缺血需改善冠脉供血,使用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他汀类阿托伐他汀钙片,必要时行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
心肌劳损早期干预可逆,但持续进展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易诱发心梗、恶性心律失常,猝死风险高,需长期二级预防。两者均需定期监测心功能,戒烟限酒并控制体重。
建议患者出现胸痛、气促等症状时及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需强化指标管理。
上一篇 : 高血压病人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