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70%的治疗
发布于 2025/09/03 11:16
发布于 2025/09/03 11:16
颈内动脉狭窄70%通常建议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主要治疗方式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通过手术方式切除增厚的动脉内膜和粥样硬化斑块。该手术适用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及神经功能。手术可能引起脑神经损伤或脑过度灌注综合征,需在具备血管外科条件的医院进行。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放置支架扩张狭窄部位。该方式创伤较小,适合高龄或合并多重疾病的患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或远端栓塞等并发症。
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该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酶和肌酸激酶水平。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常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支架术后患者,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或白细胞减少。使用前需评估出血风险,服药期间避免同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作为基础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脑梗死风险。肠溶剂型能减少对胃黏膜刺激,但仍需警惕消化道出血可能。对阿司匹林过敏或哮喘病史者禁用,长期使用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头部运动。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评估狭窄程度,出现新发头晕或肢体无力需立即就诊。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剂量。
上一篇 : 高血压能吃六味地黄吗
下一篇 : 房颤介入手术效果怎么样